2)第七十三章 刘文秀东行记二_明末求生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关注都是大略,从不关注细节

  可以说除却兵权财权之外,所有决策权下放。很多大事。对大明体制的修改增补。都在内阁层面订下来了。

  内阁权力大增,除却兵事之外的事情,几乎是内阁与司礼监的合体。

  其实清廷也在做同样的事情,就是在大明制度之上的增补修订。

  大明朝之所以落到这个程度,其实也就洪武体制的崩溃。但是现在最方便建立的统治体系,就是继承明朝的体系,并在在体系之上做出更改。

  从这上面来说,大夏与大清在体制之上,大同小异,都是在民政上继承大明体制,在军事上另开一道。

  不管怎么说,任何体制都强过没有体制。

  张献忠这边完全是没有体制,也没有规矩,张献忠打击面过大,引发了民间群体性恐慌。

  与大夏治下的情况,根本无法相比。

  刘文秀心中感叹没有平息,周辅臣已经将刘文秀安置在驿馆之中了。

  罗玉龙与刘文秀也算是旧识了。

  毕竟双方位置在献营与曹营的地位相差不大,在崇祯十四年之前,在杨嗣昌的天罗地网之下,曹营与献营的联系相当紧密,双方彼此交情不浅。正如汪兆龄的判断。

  对于现在罗玉龙来言,刚刚登上帝位,掌控大夏之后,一方面他要镇之以静,让大夏上下适应他的统治。

  习惯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。大家习惯了,罗玉龙的统治也就理所当然了。

  另一方面,罗玉龙也迫切立下一些功勋,好让大夏上下都看见,他罗玉龙,现在的罗珑。决计不是虎父犬子。而张献忠抛过来的橄榄枝,自然是被罗珑接在手中。

  故而刘文秀一到,还没有一日,就得到李国辅亲自来传信,请刘文秀进宫。

  第二日一早,刘文秀一大早,就来到皇宫门口。

  刘文秀来的很早,大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,就来到了这里,但是仅仅是耳房等候,听

  外面静鞭响后,大队文官入内奏事,一连商议了好几个时辰,等天光大亮之后,众臣才散去。

  期间刘文秀用了一些点心,垫垫肚子。等朝会散去之后,刘文秀才被请进偏殿。

  刘文秀一进偏殿,只觉得光线微微一暗,他眼睛微微一缩,随后才适应了。看见罗玉龙坐在书桌后面,一边摆满了书架,好像是图书馆一样,而且这些书架之上,还贴着不同的标签,如南京,浙江,淮安,福建,江西,湖广,河南,东虏,南明,大西,还有赋税,兵力,土地,海关,等等。

  而每个书架上面的奏疏也多少不等,有的装满一个书架,甚至还多出来不少,有的仅仅装了一层书架而已,刘文秀偷眼瞄去,却见大西这书架上面就只有一层,几十本奏疏而已。

  也不知道,张献忠如今的势力不足以大夏多关注。还是大夏没有精力多关注大西。

  刘文秀收敛

  请收藏:https://m.33bq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