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070章 航空市场_重来1992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在华国运行了不断的时间,有两架飞机由飞雀航空在运营。

  赚是没有赚多少,可一直都保持着盈利。

  南航的雄心壮志,对于航空界的人士来讲,那都能够看得到的。

  拥有国内最多的航线,大量的扩充机队,客机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当中。

  机队规模即将成为亚洲第一,就这两年的事情。

  买上几架星空555客机,能够很好的展现南航的实力。

  “或许,还与星空555刚刚取得了米国的适航证有关。”

  韩松林稍稍的愣了一下,这个事情他还真的没有注意。

  “空客a380刚刚开始交付,米国就给了星空555适航证?还真的有意思。”

  朱向萍耸了耸肩道:“同行是冤家嘛。”

  在飞机制造公司排名上面,星飞工业排名在第六位。

  可在民航客机制造商排名上,星飞工业稳居第三位的。

  看现在星飞工业的业务分布,就会发现,星飞工业在支线客机市场上面,市场占比还要更加大一些。

  在波音和空客看来,星飞工业只是一家想要进入到大客机领域的新手。

  至于说在支线客机市场,他们并不看重。

  让庞佳迪和桑巴航空工业与星飞工业竞争好了。

  新舟c190被卡,这韩松林一点都没有意外,因为这是已经触及到人家的核心利益了。

  “你说,欧洲那边,会给星空555适航证吗?”

  朱向萍悠悠道:“a380还没有在我们国家取得适航证呢!”

  所以,有的时候,得要进行上一些交换才行。

  a380如果拿不到华国的适航证,就不能够在华国的机场和领空上面飞。

  这点,绝对是让空客不能够接受的事情。

  韩松林:“呵呵,这倒是也是。现在,欧美在经济上面发展乏力,必须得要靠着华国市场。如果没有取得华国的适航证,那么a380必然不能够卖出多少。”

  从2008年之后,华国和世界的联系变得就高了很多。

  比如说南航,就一直想要走出去,要国际化。

  只不过这国际化的成效,却是并不太大。

  国内和国际的营收比9:1。

  星空555在四月份的时候,正式拿到了欧洲的适航证。

  至于说c190的适航证,现在依旧的在谈。

  可是呢,拿到c190的适航证,现在看起来,也并非说就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华国可是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。

  全球第一的航空市场,是米国。

  人家民航运输人次,一年能够达到8亿人次。

  其中国内旅客6亿多人次,剩下的是国际旅客。

  考虑到米国的人口,也就是说,平均下来每年每人得要坐两三次飞机。

  而在华国?

  平均下来是,每四个人里面,一年才坐一次飞机。

  华国航空市场在一直不断的增加,未来超过米国也并非说就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近些年时间,华国在支线航空市场上面,发展相当的迅速。

  其中星飞工业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推进作用。

  因为星飞工业推出了新舟700和新舟900两款专门用于支线航空市场的飞机。

  采购外国的飞机比较麻烦,可采购国内的飞机,那就很容易的事情。

  经济危机发生之后,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当中,建机场就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举措。

  建机场,一边可以完善交通网络,促进经济发展,还能够扶持国内航空工业的发展。

  一箭数雕的事情,自然得要做。

  在今年,到了今年,不少城市机场先后的投入到运营。

  对客机的需求,自然也是大大的增加。

  市场需求增加,反应到生产上面,那就是星飞工业的订单直接堆满了。

  还好的是,星飞工业早已适时的扩大了新舟700和新舟900的生产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33bqg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